在中国陶瓷之都景德镇,2024国际版权论坛于9月9日至10日顺利举行。本届论坛以“版权与创意产业推动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与学者,共同探讨版权、文化、人工智能及著作权集体管理等多个热点话题。
论坛现场,展出了一系列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的实验作品,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资源。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指出,民间文艺作品是版权的重要开发对象,鼓励对这些作品进行创造性转化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他提到,建立民间文艺作品数据库不仅可以明确作品的来源与传承脉络,还能促进更广泛的贸易交流与传播。
在这一过程中,版权的开发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更是结合现代市场需求,创造出适合全球市场的产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副总干事哈桑·克莱布提到,各国在传承传统文化与满足现代创新之间的平衡,是一个必须深入探讨的重要议题。
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引发了全球对版权及其保护机制的关注。在论坛上,多国嘉宾对此进行了深入讨论。英国驻华大使馆知识产权专员石桑陌强调,人工智能对知识产权的影响不容小觑,因此英国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在政策制定时,将征求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以更好地平衡产业发展与权益保护。
与此同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吴汉东教授指出,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现有的《著作权法》框架不应轻易动摇,而应寻求通过对法律的解释与适用来适应新的环境。他认为,著作权归属问题可以参考英国和欧盟的相关做法,以解决智能内容创作中的复杂问题。
在论坛的讨论中,与会者一致认为,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在应对数字化与人工智能的挑战方面尤为重要。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的雷蕾提出,数字音乐平台对使用数据的独占管理使得权利人难以监控自身作品的实际使用情况,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数据共享机制。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的张洪波则呼吁,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用必须以尊重版权为基础,才能确保其可持续发展。他表示,构建多方对话机制是解决当前困境的必要步骤,以促使数字巨头加强自律,按照法律规定给予权利人应有的报酬。
此次论坛不仅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更引发了对未来版权管理如何适应现代技术与市场环境的思考。生态环境、文化传承与科技进步之间的平衡将是各国面临的重要挑战。这一切都在强调,版权不仅是保护创作与文化的制度,更是促进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通过对民间文化的重视、对人工智能的理性应对,以及对集体管理方式的创新,各国在版权保护与创意产业发展中,将实现更为有效的协作。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未来的版权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开启了全球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总之,2024国际版权论坛不仅展示了各国在版权保护上的探索与实践,也预示着未来文化与科技碰撞中可能出现的新机遇与挑战。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正是促使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鼓励更多的创作者与企业使用AI工具增强创作能力,将是推动行业进步的重要一步。